陶渊明《饮酒之五》:真隐士的情怀
来源: | 作者:taolingjiu | 发布时间: 2019-02-21 | 497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陶渊明《饮酒之五》:真隐士的情怀


品读经典之陶渊明《饮酒其五》


饮酒(其五)作者:陶渊明
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
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
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
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

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田园诗的代表作。那么田园诗人中最伟大的是谁呢?后世公认的古今“隐逸诗人之宗”,就是东晋最著名的辞赋家、散文家,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,为古典诗歌开辟了崭新的田园诗境界的陶渊明。朱自清先生也曾说过“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、杜甫、苏轼三家”。你看,连李白都不在其中,由此可见,陶诗和陶渊明在中国史诗上的地位是多么重要。今天我们品读的是他最有名的《饮酒》系列的第五首,诗云: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。”

《饮酒》这一类的组诗,就是陶渊明在归隐田居之后,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,我们来看这一首杰作所蕴含的深刻意境。第一句到第四句是一个整体,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”这是说我陶渊明在人们聚集的地方结庐而居,结庐就是建造房屋,但是我并没有人世间的各种纷繁杂陈,没有车马的喧闹,没有往来的忧烦。别人可能会问了,“你如何能做到这样的呢?”陶渊明自问自答,“心远地自偏”。只要你的心境到了,你就可以像托马斯·哈代说的那样,做到真正地远离尘嚣。我觉得陶渊明在千百年前,就解答了梭罗走进瓦尔登湖的疑问。梭罗为什么要走进瓦尔登湖?他说他要寻找自己的内心,他说“既然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,我也要证明,这个世界也不能改变我”,因此,他一个人去瓦尔登湖边开荒、种植,过内心安宁的生活。其实对比一下,好像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些。

陶渊明的智慧是首先要让自己内心达到远离尘嚣的宁静,心境超脱了,然后我再去开荒、种菊、耕作,因为有这样的心境,所以接下来就是名传千古的名句——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虽然诗眼是“悠然”,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字是“见”这个字。我曾经看到有些中小学的课本上把它注释为通假字,通为“现”,那么这个地方就要读成“悠然现南山”。我个人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,好在现在我看到大多数中小学教材上取消了通假字的这种注释方式,还是标读为“悠然见南山”。如果是“悠然现南山”,就是南山突然出现在你面前,主宰这个场景的其实不是人,是南山。而人和人物的那颗内心,就不知不觉间被边缘化了。

所以你看另一个极端是古代曾经有一个版本,写成“悠然望南山”,苏东坡就认为如果是“望”,同样这诗也会变得兴味索然。因为“望”属于纯主观有意识地注视,这个时候,人主宰了这一切,而南山就被边缘化了。要体现悠然的情味,必须是主客观完美地统一,只有“见”,我们常说“看见看见”,看是纯主观的,而见是看的结果。所以,在“见”这个字里头,既有主观的参与,又有客观的浮现。因为见南山,所以南山和诗人在无意间达到了一种平衡,达到了一种毫无痕迹的融合,而这种融合才是真正的悠然之境。

因为是“悠然见南山”,所以就好似在无意识之中南山闯入了诗人的眼帘,接下来的“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”就显得自然而然了。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,若有若无,缭绕于山峰之间,而暮归的鸟儿相伴回巢,归隐山林。此句与前一句相合,不仅写出了诗人无意中见山,心与物遇,而进入了物我两忘的情态,而且描摹出一种自然的图景,把主体的情感和客观的景物完全融为一体。

到此境界,最后一句呼之欲出——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。这是对全诗的总结,此时此地,此情此景,人生之理,造化之趣,呼之欲出,让人全然领悟生命的美和真谛所在。可是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和它的系统性、整体性,所以诗人在物我两忘之间,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。好了,这种真意到底是什么呢?是不是就是远离尘嚣、就是内心宁静,就是简单地忘却一切,甚至有逃避之嫌呢?

说到这个真意,其实回头要说最有名的那一句,我们漏掉了一个意象,就是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在“悠然见南山”的过程中他在做什么呢?他在采菊,菊花的意象在这里不可小觑。陶渊明非常爱菊花,当然首先是因为菊花的美丽,所以他有诗说“秋菊有佳色”,而且他认为菊花酒可以健身、可以养生,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。在古人认为,菊花具有五美,其中一美是“纯黄不杂,后土色也”(出自钟会《菊花赋》,“故夫菊有五美焉:圆花高悬,准天极也;纯黄不杂,后土色也;早植晚登,君子德也;冒霜吐颖,象劲直也;流中轻体,神仙食也。”),纯黄色是后土之色。所谓“皇天后土”,其实后土代表的是国家社稷。所以所谓菊花的颜色“纯黄不杂,后土色也”,其实隐藏着一种报效家国的理想,建功立业的志向。当然,菊花更重要的是能体现人的高风亮节,所谓“梅兰竹菊”四君子,黛玉咏菊说,“孤标傲世偕谁隐,一样开花为底迟”(为底:为什么这样。底,何。“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?为什么同样是开花,你却比春花更迟?”),菊是风骨凌霜,傲然挺立的托喻之物,也是诗人内心情致的象征。所以范成大说,“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,到渊明尤甚爱之。”陶渊明最爱菊,恐怕也体现了他内心那份坚守与执着。所以这样的真意既抒发了诗人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,乃至心悦,但更深一层我想也包含着诗人对社会、对人生、对宇宙的思索和不放弃的憧憬。诗人固然心境淡泊,但背后依然有一种静穆的伟大。

所以在陶渊明之前,两晋流行“玄言诗”(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。玄言诗不是真正的诗,也不是真正的哲学,而是一种失败的杂烩。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之一,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。代表作家有孙绰、许询、庾亮、桓温等;其特点是玄理入诗,严重脱离社会生活,孙绰所做的玄言诗远远不及道林。后来东晋的文学家如《文选》等都极力避开玄言诗。),虽然语句也超然洒脱,但思想内容空虚狭隘,肤浅乏味。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找回内心的自我,但同时也关注社会的变迁,陶渊明则如鲁迅先生所言,“就是诗,除论客所佩服的“悠然见南山”之外,也还有“精卫衔微木,将以填沧海,形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。”之类的“金刚怒目”式,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然。这“猛志固常在”和“悠然见南山”的是一个人,倘有取舍,即非全人,再加抑扬,更离真实。”我认为鲁迅先生对陶渊明的认识是深刻而全面的。别人大多数外儒内道,而陶渊明陶靖节,五柳先生其实是外道内儒。正是因为有一种内在的坚守,有一种静穆的伟大,他的悠然才不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轻。